中新网武汉1月17日电题:中欧班列上的“青春力量《地下城sf》
中新网武汉1月17日电题:中欧班列上的“青春力量”
作者王梦媛胡斌蒋资跃
17日上午,在武汉吴家山站,“90后”司机张书拉稳稳地坐在“共青团号”DF7-5254号机车驾驶座上。他眼神专注,双手熟练地操控着设备。在他的调度下,原本繁忙嘈杂的作业现场变得井井有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张书拉是武昌南机务段“共青团号”包乘组的一员。身为一名精调师,他承担着一项既特殊又精细的工作:操控机车,将一节节车厢精准地组合成列车,并确保这长达数百米的列车能够准确无误地停靠在指定位置。
今年春运期间,中欧班列依旧保持正常开行节奏。巧克力、坚果、饼干、牛奶、红酒……大量来自欧洲的“洋年货”搭乘中欧班列源源不断进入国内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对于张书拉来说,春运期间的工作强度明显增加。“以前中午十二点前基本能完成任务,现在加班加点才能干完。”他直言,这些年春节,他和“共青团号”包乘组的另外12名小伙子都坚守在岗位上,时刻待命,为中欧班列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动车快,客车稳,调车安全是根本。”这是包乘组小伙子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以“精细作业、精准对位”为准则,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缩短装卸时间,显著提升了中欧班列的运行效率。尽管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7岁,但这个年轻的司机班组已然成为中欧班列调车作业中的“王牌军”。
为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包乘组付出了诸多努力。他们经过上百次的反复推演和计算,进行了2000多次试验,最终总结出了“一定股道,二算距离,三控速度,四精确下闸”的精准对位方法。通过运用这一方法,他们成功缩短了天车装吊时间,每次装卸作业可节省15分钟,还能节省7升柴油。
同为“90后”的司机长李云升表示,春运期间,包乘组会继续运用这一高效的对位方法,力求让中欧班列的开行更加高效。
走进“共青团号”DF7-5254号机车,张书拉和李云升正进行操控作业。他们嘴里喊着口号,手上比划着手势。李云升说,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他们工作时总要“吼”一声,比划一下,觉得多此一举。其实,这正是机车司机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的直观展现——每一句口号都是对视野的全面扫描,每一个手势都是对信号的再次确认。正是这些看似多余的“小动作”,时刻警醒着他们始终要将安全责任牢记心间。
在机车内部,驾驶座斜上方有一片特别的区域,那是包乘组精心布置的“亲情墙”。上面挂满了小伙子们与家人的合照,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温暖的亲情。这面“亲情墙”就像一盏明灯,时刻提醒着每一位成员,安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远方有家人在期盼他们平安回家。(完)
中新网武汉1月17日电题:中欧班列上的“青春力量( 2025-05-07 9:45:44版)
热门排行
- 1以科技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 江苏苏宁银行ESG理念逐渐深入
- 2青岛机场边检站优化勤务模式
- 3扬州邗江创新机制提高土地利用监管水平
- 42022年失业保险释放稳岗红利2713亿元
- 5为妇女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
- 6权威快报 | 共82处!2022年我国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8处
- 7我国将建成水平先进的国家太空实验室
- 8高质量履职守护长江黄河长久安澜
- 9国家卫健委:11月3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57例 其中本土病例704例
- 10推动共建中泰命运共同体 为两国和地区发展注入新动力——泰国华侨华人热切期盼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